69婬妇漫动嫩草吃瓜资源

TUFE Overview

天财新闻
圆梦青春,做祖国栋梁:校长刘金兰在2021级学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
2021-09-13 供稿单位:

尊敬的各位老师、亲爱的同学们:

又是一年秋风劲,不似春光,胜似春光。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,首先,我谨代表全校师生,对你们——来自全国各地的4816名本科生、研究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!向辛勤培育你们的父母和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!

同学们,今年,举国上下庆祝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,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一百年前,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,形成了坚持真理、坚守理想,践行初心、担当使命,不怕牺牲、英勇斗争,对党忠诚、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”。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、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,就是凭着这样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。凡树有根,方能生发;凡水有源,方能奔涌。如今,同学们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生逢其时,使命在肩,大家在如此特殊的历史时点来到天财园,开启人生的全新阶段,同样要从“不息为体、尚勤致精,日新为道、经世济民”的天财精神中汲取滋养,抱持追求真理、淬炼精神的矢志追求,做华彩时代的践行者、伟大历史的创造者、光荣梦想的铸造者。

不必等候,这段旅程已经开始。从完成报到手续之时起,大家便成为了天财的一分子,成为了一名“天财人”。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,我作为校长同时也是一名教师,循着惯例,与大家说几句心里话。

一是希望同学们将所立的目标与国家发展、民族复兴、人民幸福联系起来。个人如水滴,国家如大海,水滴只有融入大海,才不会干涸,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。我们所做出的每一个选择,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最终会变成什么样的人,决定着我们在时代背景下所扮演角色的最终定位。革命先驱李大钊曾经号召青年要“为世界进文明,为人类造幸福,以青春之我,创建青春之家庭,青春之国家,青春之民族,青春之人类,青春之地球,青春之宇宙,资以乐其无涯之生”。你们中的很多人,刚刚完成报到便投入到迎新志愿服务工作中,正是在以实际行动践行这种精神,相信通过辛勤的付出,你们也体会到了奉献的快乐。在座的同学们,我刚刚粗略算了下,权以多数本科生为例,今年是18岁,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,大家32岁。可以说,在座同学们,你们这一代青年的人生黄金期正是在与我们的祖国共奋进、共成长,未来的时代正是你们的,大家将有幸全过程参与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的奋斗目标,在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,成就自己的理想人生。那么请认真思考一下,在这个过程中,能为国家做些什么?同学们生逢盛世,何其有幸,希望大家都能珍惜和把握这份幸运,将所立的目标与国家发展、民族复兴、人民幸福联系起来,由理论的清醒走向行动的自觉,报效国家、服务人民,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。如此,则目标将成为理想。

 

 

二是希望同学们将所怀的愿景与具体实在的行动联系起来。青年是一个美好而又一去不可再得的时期,是将来一切光明和幸福的开端。无论哪个时代,青年的特点总是怀抱着各种理想和幻想。这并不是什么毛病,而是一种值得加以把握和珍惜的特质,关口在于种种想法如何落地。作为青年,同学们的主体性处于人生的高峰期,集中表现为需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客观外部环境做出一系列自我调整,并通过实践将主观想法转化为客观实在。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,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,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,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,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。在实践中,我们能够了解自己的局限,力求有所突破,并在实践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,使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得到升华。在实践中做到活学活用,去检验我们真正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。

我衷心地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,都能在未来的日子里,摆脱景观的束缚与惰性的羁绊,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行动与实践中。摆脱景观的束缚,就要和真实的对象去沟通、去互动,去在开放世界中感知发展态势和刷新认识,而不是闷头在一个封闭的供大家“宅”的箱盒式空间中,甚至是手中的虚拟箱盒中刷新媒体针对性投放输出给我们的信息。我们会认为自己的手指在操控人工智能,实质上,我们的认识、操作、观念,都已在不知不觉中被人工智能所规训。摆脱惰性的羁绊,就要使自身具备强大的行动力,克服懒惰、克服懈怠、克服拖延,牢记古人的训诫:明日复明日,明日何其多。我生待明日,万事成蹉跎。一个懒惰的少年,将来就是一个褴褛的老年。同学们努力奋斗实现自己人生理想和目标的过程,是一个不断改造、不断学习、不断进步的过程,是一个需要不断投入汗水、倾注心血的生命经营的过程,任何成功都不是在轻松的享乐、烂漫的遐想中就能自己找上门来的,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战胜困难的信心。这一漫长征途中,学校与老师将始终做大家披荆斩棘的坚强后盾。让我们持续地将心中所怀的美好愿景与具体实在的行动联系起来吧。如此,则愿景将成为现实。

叁是希望同学们将所学的知识与自身的人生联系起来。亲爱的同学们,过往的求学生涯中,我们或许更多的满足于了解、掌握和记诵,来到这里,我要提醒你们,这些还远远不够。大家所学的知识,是前人经验的总结、思想的结晶,我们此前的许多学习,充其量可以说是完成了一代复制,装在自己的头脑中,却并不一定已经真正属于自己。或许大家此时已经想到了,复制之外,还要创新创造,这是毫无疑义的,我相信大家对此都有充分的认识,而讨论创新创造前,首先要把我们所学的知识内化,将所学的知识与自身的人生联系起来。学术是切身之事,不能仅把它当做谋生工具,学习不能停留于安身的范畴,而必须上升到立命的高度来讨论。尤其是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,同学们都会说是为了提升自己,那么提升自己做什么,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好的人,过一种更好的生活,这种好生活不仅是吃好穿好意义上的,而是要为自己的生活经历与生命过程塑造一种良善秩序,并不断加以深入的观照、体察与反思。

四年之后、七年之后或者十年之后,大家应该去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,这样根本性的问题的答案,需要我们严肃认真地对待课堂内外我们所学到的知识。换言之,这些知识不能只是武装旧我,而是要将习得的知识与我们自己的生活、与我们刚才谈到的行动与实践、与我们的生命过程建立起真正的联系,从中不断去体悟,形成我们对理想生活的理解,最终通向塑造新我的过程。这份理解是不能仅仅交给偶像剧、心灵鸡汤或者哪一位人生导师来告诉我们的,那些看起来轻松简捷,使我们逃避了严肃的思考,好像同样也拥抱了一个积极向上明确稳固的意义框架,却往往经不起现实的考验与挑战。同学们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新一代青年,思考问题,应对变化,应该多去遵循事物背后的客观规律与学理,秉持智性的敏锐与真诚,去追求一种对生活的更可靠的理解性、更稳固的价值观、更坚实的安全感,令身心得安顿,使精神获凭依。希望同学们在天财的学习生涯中,都能开始将所学的知识与自身的人生联系起来。如此,则知识将成为学问。

同学们,新冠疫情将世界带入了某种不确定的状态,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现在只不过才刚刚开始,未来终究如何,我无法给大家明确的回答,只借此机会,希望敦促同学们去面对这个问题,在自己的学习、研究中加以思考,以逐梦青春的诗性,将火高高举起,此火为大,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;以铸梦青春的韧性,将根深深埋下,此根为坚,累果结实于宏迈的世界;以圆梦青春的智性,将路缓缓铺开,此路为阔,化栋成梁于可期的未来。

一点少年气,千里快哉风,大家今时今日相聚天财,清音好景共秋风,未来的日子里,希望全体天财新同学,都能够涵泳优游,明思笃行,卑以自牧,含章可贞,既保有问题意识,更锻炼出建构本领,充分地表现出自己的才华,充分地享受思考和探索的快乐,霁月光风,不萦于怀,履践致远,踵事增华。相信未来走出天财的你们,将出自幽谷迁于乔木,变幻气质脱胎换骨,拥有健全的体魄、高远的见识、宏毅的胸怀和完备的人格,愿你们在天财愉快、幸福、开心,学有所成!

谢谢大家!

推荐新闻